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沈阳城市学院新增“生物信息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这3个新专业 2025年面向全国招生!
2025年05月07日  信息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沈阳城市学院生物信息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3个专业获批,将于2025年面向全国招生。此次新增专业是沈阳城市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学校紧密结合辽宁省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和体育强省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的办学优势,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学校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协同共进,充分彰显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 

  随着此次新增专业的获批,沈阳城市学院的学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学校设有48个本科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增至9个,即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学科支撑。 

  生物信息学 打造精准医疗全流程产业链 

  随着精准医疗、基因检测和智慧健康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行业对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沈阳城市学院主动对接国家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规划,面向医疗健康与数据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在生命与健康管理学院新增 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 

  该专业聚焦生命大数据分析、智能诊疗技术、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依托学校先进的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平台,构建 “生物信息 + 医学检测 + 智能诊断” 的交叉学科培养体系。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将系统学习生物样本标准化建库、高通量测序下机数据处理、微生物组基因注释、功能通路解析、疾病关联模型构建等核心技术,重点培育具备生物医学与信息科学复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为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微生态医疗分会会长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建专业、辽宁省医学检验现代产业学院依托专业建设点。新专业的设立将有力支撑学校打造集精准医疗和智慧医检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平台,并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生命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命与健康管理学院现有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和应用心理学等5个相关本科专业,形成了医学检测+智能诊疗+健康管理+数据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格局,为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人才支撑平台。 

  在科研创新方面,学校重点布局微生态医疗与大健康产业,打造了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先后建立了肠道微生态研究院、医学检验实验室、绿岛生物 谷等教学科研平台,并与上海承葛医药集团深度合作,共建医学检验现代产业学院。双方联合开展的肠道微生态精准检测评估干预项目,已取得系列创新成果。这些平台和项目的建设,不仅强化了学校在医工交叉领域的特色优势,更为培养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持续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沈阳城市学院持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体育教育领域迈出重要步伐。学校依托通识教育学院的学科优势,主动适应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新增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聚焦现代体育教学、竞技训练管理和全民健身指导等重要领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依托学校先进的体育设施和深厚的校企合作资源,构建了体育教学 + 运动技能 + 体育赛事管理的跨领域培养体系。教学强调实践能力,通过系统学习运动技能训练与控制、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体育心理与康复干预以及现代赛事组织与管理等核心课程,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够在体育教育、竞技训练及体育产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面向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领域,聚焦体育赛事组织、社区运动指导和体育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现代体育理论、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学校优质的体育设施、活跃的社团文化及广泛的企业合作关系,形成了赛事运营 + 社区体育 + 市场营销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在教学中强化实践导向,通过系统的赛事策划组织、体育俱乐部运营管理、运动损伤预防与急救、体育市场营销等核心课程,以及滑雪、轮滑、高尔夫球、击剑等特色体育项目训练,培养能在社会体育指导、体育赛事运营和体育产业管理等领域具备突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沈阳城市学院自2009年独立办学伊始,就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引领体育教学改革,开创性地实施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探索与实践,学校已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俱乐部制体育育人体系。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累计投入数亿元打造了国内一流的体育教学环境,现拥有包括体能管理中心、专业网球馆、篮球馆等在内的13个室内运动场馆,以及高尔夫练习场、皮划艇训练基地、军事拓展基地等25个室外运动场地,体育运动场所总面积达9.46万平方米,为专业教学和训练提供了优质的硬件保障。 

  在体育育人实践方面,学校创新性地组建了橄榄球、赛艇、击剑、轮滑球等20个特色体育俱乐部。各俱乐部通过以训练为基础、以比赛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近年来,学校体育代表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0余项、省级奖项210余项,竞技体育水平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同时,学校积极发挥体育资源优势,先后承办了绿岛湖全国高校皮划艇公开赛、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等十余项高水平体育赛事,并承担辽宁省体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为区域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丰硕的体育育人成果,为新建体育专业的办学积淀了深厚的实践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沈阳城市学院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紧密依托辽宁区域优势产业,结合学科高地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全国应用型标杆高校、辽宁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校、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辽宁省文明校园、全国应用型标杆高校、中国最美大学等称号。在艾瑞深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名,被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就。沈阳城市学院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建设中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上继续前行。 

                            文字/朱慧颖 

  

 

 

 

校园动态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