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 媒体关注
【文旅中国】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学术论坛“数智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成功举办
2024年05月10日  信息来源:影视与艺术学院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指导,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独家学术支持,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沈阳城市学院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暨“数智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创新与发展”学术论坛于4月20日晚在北京郎园Station中央车站举办。 

  本场论坛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陈旭光担任主持。 

  陈旭光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宗旨和愿景。本场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发展与人才培养,以及人工智能数智时代下高校影视创作的挑战与机遇。他指出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此前举办过沈阳城市学院出品电视剧《大三女生》的研讨会,他期待着在本场论坛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新思考以及故事化实践,为高校影视教育提供可行的创新路径。 

  嘉宾致辞板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司长杨杰表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高等院校影视教学产学研支柱,希望与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合作,使学会更加贴近行业和企业和区域优势产业,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沈阳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刘爽认为电影作为人类文明瑰宝不断创新突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次电影技术为电影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数字技术也为电影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电影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困惑。他认为本次论坛将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智慧的碰撞平,共同探讨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融合之道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学术演讲环节,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司长杨杰以《信息技术推动影视产业发展》为题,阐述了电影和电视都为技术发展的产物,未来发展也必然依靠先进技术支撑的观点,他认为技术仅是提升生产力的工具,机器也不会替代人类,尤其在创意与表演方面,还需要人类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中国科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图拉古以《数智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为题,畅想了未来电影事业的发展业态,他认为未来电影院将搭建成为一个综合业态,影厅以6个人的观众为主,形成多个叙事支线,提供沉浸式、互动性的影院服务。 

  沈阳城市学院科产处处长、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理事张健以《数字电影时代下,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为题作演讲,他认为电影产业不断发展,从原来的闭环向更多元化电视、手机、网游等进行相应的拓展,现在已呈现媒介融合交互的趋势,通过AI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电影创作人逐步回归电影本身,而人物关系和人物情感才是电影创作的本体语言,这也是创作叙事结构中AI技术永远无法学习了解的。 

  在圆桌论坛环节,由《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谭政担任第一场圆桌论坛学术主持,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发展与人才培养”展开研讨。他表示此前采访中一线电影人曾以为人工智能距离尚远,然而《流浪地球2》人脸的修正已经使用了AI,《终结者2》的出现,包括Sora可以达到20秒到60秒的文生视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人类的想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承健谈到从创作角度来讲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给电影的整体创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从电影制作的手段或载体方式来看,这是颠覆性的改变,甚至是对电影本体的颠覆。另外,他提出人工智能涉及到储力、传力、算力这“三大力”的基础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媒体系主任周雯表示,大家现在谈的AIGC指的都是AI生成内容,当AI可以成为一个智能角色的时候我们一定期待跟它相处能产生及时性的叙事故事,这时候只有VR能承载,任何原来传统媒介是承载不了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张慧瑜坦言如今人工智能下对的电影与传统的胶片电影在理论上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颠覆了我们对基本问题的理解。他提到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的眼睛看世界,像机器之眼替代人的眼睛可以飞入到万千世界中,增强了沉浸感与互动感。 

  沈阳城市学院副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电影制作专业系主任杨涛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确实对于传统的媒体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也不是局限于电影行业,对于国内培养电影人才相关专业有很大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当它是一个能够提高电影生产效率的有效工具,反之,它也可能成为粗制滥造的帮凶。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沈阳城市学院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乔睿担任学术主持,围绕“人工智能数智时代的高校影视创作”进行第二场圆桌论坛研讨。乔睿表示,技术发展人才先行,如今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特别注重对于学生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同时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也在进行着用数字技术进行影视创作的实践和探索。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海波提到两问题,第一点是将来数字角色出来以后,究竟会有多大的共情和认同感。第二点是创作,他认为电影叙事本身是很宽泛的概念,但以“作者电影”为例,具体到一部电影之中肯定带有个人印记及对世界的阐释,又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 

  天图万境创始人、导演、中国科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理事长图拉古提出当算力足够强时,人工智能会完全取代电影行业任何一个人。然而从社会人文来讲,人类不会被取代,因为计算机自己不会生产意识。至少人类不允许它生产意识,所以我们必须要让计算机不断的经过人的调教适用于人的工具。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视效专委会主任刘晓清表示,电影有两个属性,一个是商品属性,还有一个就是艺术属性,即个性,不能将电影只视为一种商品。人工智能产出的内容同质化太多,因为大数据量不够,而电影一定是要有个性的,需要艺术化、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和样式。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影视系主任邱章红从自身电影方向和人工智能方向的跨专业经历出发,指出影视人害怕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担忧它成为创作主体表达主体。他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大概能够承担剧作家70%到80%的工作量,但是真正的剧作家是淘汰不了的,淘汰的是底层方面的创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范小青在现场分享了一部学生使用iPhone14Pro制作的短片作业。她指出,用手机拍摄短片的课程作业旨在研究利用新媒介手段,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录音、照明,敏锐的表达艺术洞见,进行艺术创作的实验。 

  沈阳城市学院影视与艺术学院电影制作专业副教授徐阳认为AI在目前的创作领域不能彻底的取代人的创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环节里,我还是用比如说前期的视觉设计,模型制作,还有后期特效,还是以传统的制作流程为主。并且AI无法表达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诗意。” 

  此次论坛在观点交锋的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每位专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人工智能技术和电影艺术融合发展如何创新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共同探讨了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融合之道,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供了一场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精彩争鸣,为中国电影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校园动态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