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智能与工程学院近150名教师对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展开首轮研讨
2025年07月30日  信息来源:智能与工程学院

  7月28日,智能与工程学院开启“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暑期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审核评估的总体部署和《沈阳城市学院关于提升课程“两性一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150名教师对2025年秋季学期课程展开首轮研讨任课教师围绕下学期课程,汇报不少于30分钟,内容覆盖教学全链条环节,重点说明如何落实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如何融入OBE理念与课程思政随后小组充分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完成课程建设评价表》。  

  28日上午,各组组长率先示范。机电楼403教室,环境设计专业苑蕾老师围绕《居住空间设计》课程,全面讲授了自己对课程建设的理解和提升举措,小组围绕课程如何融入新趋势、新技术,实验实训、小组任务如何体现高阶性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机电楼406教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单显明老师以《Python程序设计》为例,详细说明如何将OBE理念引入课堂课程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两性一度”建设,将课程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锻造”。主讲教师发言后,参与人员逐一进行交流学习,提出改进建议,最后组长总结,明晰未来教学提升方向。此次活动彰显了浓厚的教学研讨热情,展现了全体智工教师锐意进取、迎评促建的决心。 

  智能与工程学院全体教师经过共同学习讨论,对“两性一度”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刻的认识,把“两性一度”要求与沈阳城市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度耦合,使之从文件语言转化为课堂共识高阶性不是附加目标,而成为贯穿每门课的育人主线,让“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让位于批判思维的培养复杂问题解决与创新素养培育融入课程目标,并配套可评价的课堂考核机制,让高阶能力可教、可评、可见;创新性不局限于教学形式上的多样,而是OBE理念、岗位真实情境、学科前沿融入课堂生态把最新科研成果、竞赛项目转化为课堂案例,把企业真实痛点提炼为教学情境,通过实验实训、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创中悟”;挑战度不简单等同于作业增量,而是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设计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课后作业、小组任务、试卷题库,梯度任务与即时反馈闭环运行,让学生在适度压力中保持学习张力、激发潜能。三项内涵同向发力,让每门课都成为面向岗位能力锻造的成才通道。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