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计算机音乐创作类与信息可视化设计类决赛于8月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落下帷幕。影视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赵文博同学的作品《南星》在计算机音乐创作-音乐混音类的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的优秀成绩。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Chinese Collegiate Computing Competition,简称“4C” 或“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联合主办,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本次计算机音乐创作-音乐混音类的决赛临时改为线下混音的考核方式。要求参赛选手自行准备音频设备和软件,根据比赛当天组委会下发的素材进行三个小时的线下混音,并且以现场混音作品和现场答辩情况作为最终成绩。因此十分考验参赛选手的专业实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影视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赵文博同学在经过校赛到省赛的几番竞技,国赛三个小时的现场混音、答辩等环节,最终在全国三百多所参赛院校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赵文博: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此刻心中感慨万千。今年的比赛更加具有挑战性了,除去往年惯有的答辩环节外,音乐混音类新增了现场混音的比赛方式。入围决赛的参赛选手需自行携带混音设备(包括计算机、声卡、耳机及各类音序软件、插件等),在封闭考场内独立完成对组委会提供的新的分轨文件进行现场混音,限时3小时。比赛过程中,紧张与兴奋交织。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全身心投入比赛,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看着竞争对手们的出色表现,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正是这种压力激发了我的斗志。这次比赛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备赛过程中,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钻研、反复练习,力求做到最好。然而,比赛中还是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日后的学习找到了新的目标方向。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还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相信,只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挑战自我,就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要感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老师以及我的家人,正是有了老师们平日里的细心教导和家人的全力支持,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窦畅:此次的竞赛经历了一波三折,从省赛的临时答辩通知到国赛前三天的线下混音竞赛通知,无疑给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增添了大量的挑战。但是挑战是与机遇并存的,赵文博的获奖得益于我校“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赵文博同学通过利用学校的实验实、琴房进行大量的真实案例练习并进行认真钻研。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从容应对每一个挑战,还在每一次的竞赛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