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2024年8月,为培育壮大智能体育消费新业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行业的赋能带动作用,推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事业智能化升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国家体育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于2025年3月,联合公布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名单。
为进一步推动优秀成果规模化应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设立“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系列专题,深入走进入选企业,分享行业先进成果与经验,推进国民健康事业智能化升级。
沈阳城市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成立于2001年。作为全国最早期开设水上运动俱乐部的高校,曾代表辽宁省出战中国大学生赛艇锦标赛、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等。学校将机器人具身智能先进技术根植于荡桨池,国内首创开发赛艇比赛模拟系统,极大提升了荡桨池运动数字化、可视化、观赏性、普适性。
赛艇比赛模拟系统
针对现有的荡桨池(划桨池)设备缺乏比拟于赛艇的数据采集系统、达不到赛艇运动的直观运动体感和观感、不具备赛艇的多船比赛功能,本产品将荡桨池运动捕捉数据采集及赛艇指标参数计算与虚拟现实呈现技术相融合,开发赛艇比赛模拟系统,由数据采集与参数计算模块、大数据云端管理模块、虚拟原生模块组成。划手借助荡桨池显示端能够自感处于真实赛道。虚拟赛艇行进指标数据均由划手通过荡桨池船桨产生和控制。异地划手可在同一赛场在线比赛并相互可见、可对话交流。可回看历史数据和场景,极大提高赛艇运动的观赏性和民众参与度。
亮点1:虚实交互创生划桨运动临场体验感
该系统为荡桨池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实赛艇”体验,借助虚拟现实系统,用户感觉自己处于真实水道,可以看到清晰水波纹以及船桨泛起的水花。赛艇荡桨池虚拟现实系统的划行距离、实时船速、桨频、每桨划距等划行指标均由用户通过荡桨池船桨控制。异地用户可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实时在线比赛并呈现排行。用户和观众都能够看到其他在线用户及船体。参赛选手之间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对话交流。能够回看历史数据和场景,极大提高赛艇荡桨池运动的可观赏性和民众参与度。
亮点2:创新开展全赛项异地联网赛艇比赛
该系统创造性地将陆上荡桨池赛艇运动纳入正规运动会赛艇比赛项目。使全世界各地的荡桨池划手(组合),通过本系统的实施,能够不受气候条件和划道条件的限制,在当地室内荡桨池参加远程赛艇比赛项目,并开展真实的荡桨池划桨运动。以荡桨池划桨数据驱动虚实交互的赛艇虚拟比赛系统中,相应虚拟赛艇的划行。各参赛队的虚拟赛艇相互可见,能够在选定的虚拟赛道以真实体感竞相追逐并相互切磋技艺。参赛队及观众的赛艇比赛临场感远远超过真实河道的赛艇比赛。各参赛队的历次比赛过程均可回看,其参赛数据可随时调用分析。
亮点3:人工智能突破了传统赛艇运动的局限
该系统是人工智能框架下传统真实运动与电子竞技虚拟游戏比赛的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运动方式和体育竞赛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极大提高了赛艇运动的民众参与度和专业训练的可视化,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沈阳城市学院新建的8人双桨荡桨池和8人单桨荡桨池,并即将推广应用于沈阳绿岛学校的3座荡桨池,已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赛艇协会、沈阳国际赛艇中心等权威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赛艇比赛模拟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不仅有助于提升赛艇训练的质量,还能推动这项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设施的逐步完善,未来有望成为赛艇运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并为中国赛艇运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提供有力支持。
本产品既能够应用于中小学、赛艇俱乐部以及科普展馆、体育乐园等公众活动空间,形成集趣味性、可视化、寓教于乐为一体的高科技赛艇运动及比赛平台,还能够为专业训练队提供具身运动模型和运动学大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技战术最优训练指导。本产品将继续在赛艇运动领域创新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助力中国赛艇运动向专业化、国际化、职业化、产业化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