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引导科技政策、高校成果、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向高校和研学协会集聚,全面提升双方综合开发能力和服务水平,3月21日,沈阳城市学院与沈阳市研学旅行协会于沈阳城市学院南楼正式签署《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研学旅游、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产学研合作新标杆,助力辽宁文体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阳城市学院副校长孙永新,科技产业处处长张健,副处长罗嘉司;沈阳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刘炳旭,副会长寇明、于丽娟、张琦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李直主持。
沈阳城市学院副校长孙永新对沈阳市研学旅行协会一行表示欢迎。孙永新表示,学校始终秉持“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的办学理念,在人工智能、数字影视、智慧旅游等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现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基地7个,辽河文化研究院、辽宁省大数据与舆情研究中心、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众创空间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24个,大力推动科技知识、科普研学进校园。研学科普项目是沈阳城市学院服务社会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与沈阳市研学旅行协会的深度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在科研平台、学科建设、科普基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将高校智力资源与行业实践经验相结合,共同开发特色研学课程、共建实践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辽宁文旅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沈阳市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刘炳旭介绍了协会的基本情况。沈阳市研学旅行协会致力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升研学旅行的质量水平,为社会各个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旅行体验。刘炳旭表示,研学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也是学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结合。未来,协会愿和沈阳城市学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及合作:一是双方合力将沈阳城市学院打造成国家级研学营地;二是双方携手共同打造科普研学基地,构建"教育性+实践性"的高品质研学体系;三是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联合课题研究"等创新模式,在未来保证学生就业落地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沈阳城市学院科普研学课程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沈阳城市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持续加大校园科普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普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普基地7个,辽河文化研究院、辽宁省大数据与舆情研究中心、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众创空间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24个,大力推动科技知识、科普研学进校园,旨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做到学有深度,教有温度,研有广度,行有尺度。沈阳城市学院科普研学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为了确保科普研学的效果,避免“只游不学”“学而不研”的情况,学校采用多元化、沉浸式的体验方式,突出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启发中小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目前,学校已研发影视科技、智能科技、智慧生活、体育美育等十余条体验路线和近百门科普课程,先后开展了“小小建筑师”“AI机甲大师”等多项特色研学活动,来自沈阳市勋望小学、沈阳铁路第五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学生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虚拟现实、交互体验、实际操作等沉浸式体验,真切感受前沿科技动态,掌握专业技能,丰富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他们纷纷表示:“研学活动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老师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前沿技术,浅显易懂。”“参与活动不但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还亲手设计并制作出一个超酷机器狗,真是非常开心,未来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发明家。”
文字/韩雨轩
摄影/贺鹏宇 孙彤 李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