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辽公网安备 21011102000115号
3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台上,出现了一个沈阳城市学院学生的身影,他的名字叫韩嘉琦,是传播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他是如何从绿岛走到中国传媒大学的讲台?在沈阳城市学院,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一起来揭秘一下吧。
接受官方邀约,站上中国传媒大学讲台
“哈咯,韩小七同学!这边是快手校园,是否愿意下周来中国传媒大学分享一下你的创作经历呢?机酒报销!”2025年2月26日,韩嘉琦的手机突然收到“快手校园”官方运营人员的私信,邀请他前往中国传媒大学,向那里的学生分享他是如何“从零起步”,把“韩小七”这个ip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视频号等多平台的粉丝数提升到50万+的实战经验。
“什么?去中国传媒大学分享经历?”被这突如其来的小幸运“击中”的韩嘉琦立刻接受了邀约。之后的一周时间,他积极准备宣讲内容,反复推敲和演练,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因为我深知这不是个人的荣誉,也代表着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成功的。”韩嘉琦说。
在朋友圈里,韩嘉琦记录着这次别样经历的心得:“感谢‘快手校园’邀约!走进中国传媒最高学府分享创作历程,既是荣幸更是责任。未来定当坚守初心,用优质作品回馈每份期待!”
面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 他自信满满
“真正站上讲台的时候,说实话我一点儿也没有打怵。”回忆起自己的讲课经历,韩嘉琦说,“准备分享的时候,我发自内心地深刻理解了沈阳城市学院的校训。遇到困难的地方,我就握紧拳头,对自己说‘我行 我能’。虽然下面听课的同学高考分数比我高很多,但在做账号这件事上,我是有足够自信的。”
韩嘉琦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分享非常成功,在他分享结束之后,其中一个同学提问道,“你在分享中提到,你们学校有很多你这样的账号,是真的吗?”谈到这个问题时,韩嘉琦依旧很自豪,他说:“很多同学不太相信我说的话,我非常骄傲地告诉他,我的账号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学长学姐就已经是'网红'了,不仅如此,我的老师也是'网红',他的抖音账号‘常老撕’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30万。”
专业知识帮他打通任督二脉
韩嘉琦提到的“常老撕”,是传播学专业系主任常啸的新媒体账号。在上《专业导论》课程的时候,常啸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账号,还分享了很多学长学姐的个人账号运营成果,鼓励大家不仅仅学习理论知识,更要“自主学、动手学”,自己上手亲自实践。常啸老师的建议,在韩嘉琦的心中打开了一扇窗,他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决定开始做自己的ip账号后,韩嘉琦的课余时间变得极其充实。今天模仿热门段子,明天跟着教程学剪辑,虽然保持着高频更新,但凌乱的内容方向让账号始终像艘没有舵的船。看到精心制作的视频流量总是石沉大海,他也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明明在认真创作,为什么总是摸不准观众的脉搏?这个阶段让他深刻体会到——没有策略支撑的内容生产,就像在黑暗森林里盲目奔跑。
“转机出现在我上了《品牌传播》《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等课程以后。”韩嘉琦在不知不觉间,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能从品牌思维、运营思维理解账号运营,开始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账号进行定位,由此便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印象最深的是《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的实训课,老师带我们从算法的底层逻辑入手,引导我们理解从用户画像描摹到内容定位、从矩阵搭建到数据复盘优化的工作全流程,实实在在地‘干中学’,体会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魅力。”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韩小七”这个ip找到了正确方向,韩嘉琦感觉自己就像拿到了一份战略地图,有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打法,开始了源源不断地创作优质作品,进而全媒体平台同步更新,实现了连续不断地稳定涨粉。
“韩小七”并非个例,实践化教学开花结果
“‘韩小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个例,事实上,传播学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在运营自己的账号,已经连续孵化出‘嘉嘉学妹’‘姜老板’等多个10万粉级别的账号,很多账号的粉丝体量也在稳步增长,还有的同学帮家里生意运营的账号也获得了成功。比如22级一名学生的爸爸是做养殖产业的,生意的宣传一直摸不到门路,在她帮助爸爸做了一个短视频账号后,每次直播都有近千名粉丝观看。”
聊起这些账号,常啸老师说,“沈阳城市学院‘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培养模式和‘自主学动手学’的实践化教学体系,具体到传播学这个专业,就是要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拥抱短视频。现在的受众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传播的舞台,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出现在哪里。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有着一条科学而清晰的路径设计。以‘韩小七’这个账号来说,从专业导论课初识传播、建立感性认知,到品牌传播课熟悉业务流程、掌握策略方法,再到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和品牌项目管理课的高阶实务,学生熟悉规律、输出成果,最终能够实现对品牌建设与推广、创意写作与技术应用的综合能力培养。
实践化教学开花结果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毕业生的简历。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制作自己的简历,准备迎接实习单位的检验。很多同学的简历上不再是含糊的介绍,而是可以明确表明自己做了哪些账号,有多少粉丝数,最高播放量和点赞、评论有多少。
常啸老师说:“这就是沈阳城市学院主张的成果导向。毕业生求职时从和用人单位说我学了什么,转换为我拍了什么样的片子、做了粉丝量多少的账号,创造了哪些价值这些可以被理解和量化的数据,用人单位翻看你的账号,就能大概了解你的能力和水平。”
文字/杨帆
图片/文化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