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 校园时讯
走近文化与传播学院特色工作室:AI传播技术赋能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
2024年04月23日  信息来源:文化与传播学院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师资队伍在数量、学历、职称、专业结构、年龄等方面都有实现了明显的改善和优化。学院始终将师资队伍建设列为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 

  文化与传播学院试行塑造教师形象,以骨干带动教学、科研的教师特色工作室制,为专业能力突出,取得较多成果,形成一定教学、科研特色的教师设立了教师工作室,力图以此培养专业带头人,带动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发展。 

  通过教师工作室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今日起,我们将带来文化与传播学院八大专业的教师特色工作室,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 

  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是一个专注于创新和实践的团队,致力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比赛和真实项目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技术实力,为之后的实习、工作积累经验。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依托交互产品设计实践、视听产品创意与制作实践、文娱产品宣发实践等实训课程,使师生通过不断探索,推动技术应用能力的进步。工作室曾为辽宁共青团制作“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团100周年”H5作品,受到广泛赞誉;为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制作的海报作品多次被其微信公众号采纳并公开发表。工作室充分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和推广学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建立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宋泽子老师在小红书平台运营的“留白视觉”账号,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发布笔记45篇,内容涵盖平面海报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交互界面设计等学生真实作品,单篇笔记最高点赞量达到584次,账号关注度和粉丝量持续攀升。学生的优秀作品逐渐得到业界认可,并开始陆续承接各种商业平面类设计、交互设计及信息可视化设计项目。在项目的推动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网络与新媒体人才? 

  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紧跟科技发展方向,重视将“AI+教育”模式应用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借助AI使交互课程更具前沿性,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各类由AI驱动的设计工具,挖掘师生无限可能。应用AI赋能技术课程,涵盖文案创作、素材采集、图片处理到原型设计的交互产品设计全流程。经过工作室持续的AI辅助设计能力训练,学生能够将更加富有想象力的创意和设计思路得以高效实现,充分展示自身的专业性和创造力。作为工作室的一项重要成果,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大广赛等比赛中斩获多个项奖项。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由尹嵩、谭畅、宋泽子、袁博、张澜龄等多位老师组成。工作室紧跟智能传播发展潮流,结合行业需求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平面设计与创意、UI技术应用、H5交互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3D动画创意、视频特效制作等技术类课程为依托,打造学生的平面设计、交互应用、视听制作方面的能力。在技术课程加持和优秀教师团队的带领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好创意大赛、大学生广告大赛、未来设计师大赛等各类竞赛,人均获奖率高达90%。 

  AIGC的加持下,拓宽了师生参赛的赛道,更加丰富了师生的创意。2023年度,网媒专业教师共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比赛奖项210余项。 

  智能传播背景下,交互产品设计工作室的许多技术课老师均在自己的课程中融入AI技术,师生在作品创作中不断平衡真实与虚拟的关系,在课程中突破、作品中突破、项目中突破,以积极心态拥抱AI时代的变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创意与可能。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