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我们 > 校园动态
AI技术赋能教育新范式 沈阳城市学院打造“数智”育人新高地
2025年04月01日  信息来源:对外交流中心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重塑教育形态的时代浪潮,沈阳城市学院超前部署教学改革蓝图。新学期伊始,学校便号召全体师生学会使用AI工具辅助课堂教学及学习,构建覆盖行政办公、课堂教学、作业实践的AI融合教育新范式。通过"体系重构+场景创新+平台支撑"三位一体战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管理全链条的深度应用,为培育数智时代复合型人才打造新型教育生态系统。    

  AI贯通教学全链,教学形式迭代升级 

  课堂教学场景中,学校将雨课堂全面接入在授课程,教师运用AI实现教学资源智能匹配,将枯燥的平面知识立体化。教务处2025年处发1号文件出台《沈阳城市学院关于人工智能(AI)赋能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将AI赋能课堂规范化、智能化,实现教育流程再造。 

  影视与艺术学院2022级电影制作专业的课堂上,李野老师分别从两个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AI辅助多合成时间的控制和运用AI生成代码脚本控制图层运动的技术,生动展示了AI技术在AE中的应用。李野老师表示:通过运用AI技术,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多个合成项目的时间轴,提高效率,也能使学生在案例项目制作中,对图层运动的设计更加灵活多变,同等时间下可以完成更加丰富视觉效果,为作品提供更多可能性。 

  视觉传达专业吴学行老师的工作室课程,则是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的同时,指导学生运用AI设计工具进行项目设计。在《拉丁语教材》这一项目的插图创作中,学生运用LibLibAI智能生成技术,创作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审美价值的绘本插图;在《辽宁工业摄影展》视觉设计项目中,利用DeepSeek+logomaker+tripo三款AI工具,学生完成了从创意构思、logo生成到立体呈现的设计全流程。吴学行老师表示,“AI工具引入课堂乃至社会化项目,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使学生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意构思;AI的辅助使设计呈现更加专业,有效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最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实现了从盲目使用AI到精准驾驭AI的转变,真正掌握了将AI技术有的放矢地应用于设计实践的能力,既提升了专业技能,又培养了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     

  智能与工程学院孟亦周老师和商学院孙伟老师均为专业同学创建了自己的分身”——“AI智能体。老师们基于AI平台,通过将课程的核心知识、教材内容、教学资源等导入相关知识库,为同学们打造了辅助教学的智能问答助手。学生通过和智能体对话,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预习及复习;根据学生的问题类型和学习进度,智能体可以迅速提供针对性的答案和建议。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回答专业问题时,智能体可以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行业动态或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智能体还可以记录学生提问的内容和频率,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兴趣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建议。两位老师均表示,智能体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教学支持。   

  智能教务生态链,教务教学双革新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务处依托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聚焦教学核心业务,推动工作流程优化与质量提升。 

  教务处运用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为教师的课程讲义建设带来了新方法;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运用,AI大模型从简单的润色、查错工具,逐渐成为教师的得力顾问与伙伴。一方面,它能迅速提炼参考教材、参考资料里的知识点,从海量信息里筛选出契合讲义的新案例、新观点;另一方面,AI工具能实时追踪学术前沿与科技创新成果,拓宽教师知识边界,助力革新教学内容。 

     目前,学校正在开展利用AI大模型修改课程讲义的工作,后续,将持续探索和优化AI辅助课程讲义建设工作,也期待 AI 大模型在讲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讲义建设质量提升。    

  AI全场景服务学生成长 

   在学生管理领域,学校各部门依托AI工具,实现智能服务,重塑学生发展新生态,服务师生能力显著增强。 

    智能就业新范式学生处AI职业发展体系沈阳城市学院与云研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率先构建基于DeepSeek-R1智能系统的AI模拟面试训练平台,成为国内首批实现AI模拟面试全流程覆盖的高校。该平台通过技术创新重构就业指导模式,形成"能力诊断-场景模拟-策略优化"的智能就业闭环体系,模拟面试前、中、后期各个阶段学生将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丰富人才评估手段,显著提升岗位匹配精度。 

  智能服务新方式:校团委西部计划AI问答助手校团委积极响应学校智能化建设号召,全面推进校园智能化建设,创新打造"西部计划AI全解答"服务系统,依托DeepSeek认知大模型核心算法,协同扣子、飞书双平台智能引擎,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学生服务体系。通过"沈阳城市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的智能交互入口,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西部计划政策的精准解读。AI问答系统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仅能即时解析"志愿服务年限""政策优待"等高频问题,更能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智能推送报考指南、岗位匹配建议等深度信息,实现从政策宣贯到报考指导的全流程智慧服务。    

  AI重塑自主学习新范式  

  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AI覆盖全部专业领域,既能智能批改程序代码、论文框架,也可生成个性化错题集。学生使用AI图片生成工具完成创意实践,通过智能造价分析系统开展案例研究......学生通过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形成全校师生共促、教学相长的“数智”育人新生态。 

  "我认为,现在AI已经深度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个毛细血管中。"2024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杨博雯表示,“新学期开始,学校便在各个专业课中深度嵌入AI技术,让我们在AI数字策展、多模态内容生产领域积累实战经验。这种“AI+专业”的培养模式,使我们兼具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智能传播领域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2024级电影制作专业张晓颖说:“在课后完成作品时,通过AI和剪辑技术的结合,我们大幅度提高了制作的效率,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创意作品以及学习新的技术。” 

  沈阳城市学院通过前瞻布局AI教育,形成"管理流程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服务升级"的良性循环,不仅展现了拥抱技术变革的战略眼光,更是向教育数字化转型迈出了跨越式的一步。通过持续迭代的AI教育战略,学校在未来将从"技术应用者"向"教育范式定义者"转型,实现持续发展。 

    

  /韩雨轩 

  摄影/贺鹏宇 

    

 

 

 

辽ICP备17002622号-1     辽ICP备17002622号-3
 地址:中国 · 沈阳市苏家屯区梧桐大街2号     版权所有:沈阳城市学院